-
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宋圭武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的贺信中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 0
- 0
-
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陈 翔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风,好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鞭策,还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涵养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家庭的良好家风,就会撑起全社会向上向善的良好风…- 0
- 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周珊珊 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强调“我们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好的、管用的”,宣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近日在新疆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全局视野对做好新疆工作、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定向引航,为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凝心聚力。…- 0
- 0
-
为开好党的二十大奠定重要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
南方日报评论员 善于在重要历史关头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是我们党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 7月26日至27日,党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了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 0
- 0
-
中国之路,凝聚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人民日报评论部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好不好,自己走了才知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实体书店在显著位置设立专架展台予以推介,征订量节节攀升;书名在搜索引擎中成为热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各地精心组织安排,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近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英文版出版发行,引发热烈…- 0
- 0
-
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日报评论部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步入稻田看秧苗长势,走进乡村话接续振兴,来到高校调研就业问题,指出“衣食住行,还有…- 0
- 0
-
西藏人民的幸福路越走越宽广
包路芳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冰天雪地的自然条件,使得进出西藏成为世界上最艰难的路。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为西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2014年青藏铁路的首条延伸线拉日铁路正式通车运营,2021年6月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川藏铁路的拉萨至林芝段开通。2021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亲临西藏考察,22日乘火车体验了从林芝到拉萨3个多小时的旅程。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亲切关怀西藏各…- 0
- 0
-
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民日报评论员 “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深刻阐明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 0
- 0
-
一体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邵革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支持万州、达州、开州共建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近年来,万州、达州、开州三地树牢“一盘棋”思想,编制完成《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扎实推进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出台,探索出一条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路子。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 0
- 0
-
牢牢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
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对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吃饭就是“天大的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夺取今年夏粮丰收是实现粮食全年丰收的第一场硬仗,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形势下,打赢夏粮丰收这一仗,有利于我们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权。 7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2…- 0
- 0
-
把丰碑树在老百姓心中
郭光文 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率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筑起绿色长城,让海岛换了天地,赢得了东山十万民心。重温谷文昌的故事,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共产党员要把丰碑树在老百姓心中。 把丰碑树在老百姓心中,需要始终牢记为民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整治内涝、风沙、盐碱,让兰考大变样,他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0
- 0
-
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就能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我们直面长期存在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才能无惧惊涛骇浪,赢得新的更大的荣光。只要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勇立时代潮头,激荡起民族复兴磅礴伟力。 7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0
- 0
-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人民日报评论员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1年7月下旬,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同志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一年来,360多万西藏各族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满怀豪情信心,在新时代新征…- 0
- 0
-
提升数字文化建设水平
崔海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文化正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对数字文化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当前,提升数字文化建设水平,需要统筹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数字与文化的关系。数字文化是数字化的文化形态,具有数字化、网络…- 0
- 0
-
打造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
经济日报评论员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这一殷殷嘱托,为海南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作为一项全新的探索,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既没有先例可循,又不能简单照搬西方自由贸易港发展模式。要全面深入领会…- 0
- 0
-
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好中华文明精神特质
常明杰 2022年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章强调:“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在…- 0
- 0
-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蒋华福 我国群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至2021年的98.62%,10年来始终保持高位。在日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智能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我们党要巩固执政…- 0
- 0
-
学懂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南方日报评论员 7月24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通知》精神,就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作出研究部署。 坚持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省各级党组织首要的、长期的政治任务,是推动全省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保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0
- 0
-
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南方日报评论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苏轼名句“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强调“把全社会特别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追求,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举措破难而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言之谆谆、…- 0
- 0
-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汪志球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 贵州在为“山地公园省”美誉自豪的同时,也曾为千山万壑所困扰:属典型喀斯特地形地貌,生态脆弱;属欠发达地区,发展不足。山多土瘠的贵州,如何守护好山好水这一“绿色家底”,在后发赶超中迈向高质量?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嘱托,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努力闯出一条高质…- 0
- 0
-
“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周人杰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工作”“面对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三大任务,必须有坐不住的急迫、睡不好的警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自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在工…- 0
- 0
-
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伍爱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依法行政过程,实现政府治理信息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对于优化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 0
- 0
-
在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增强历史自觉
龚 云 杨彬彬 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是增强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创新、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一文中深刻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这一系列重大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于…- 0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