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共80篇文章
专题:第1期
-
从中美IP/WTO第一诉谈我国的轻罪体系建构——重在两国IP保护力度的分析
本文从中美IP/WTO第一诉论及两国IP保护尤其是刑法保护力度问题。作者在全面分析了争诉原因和两国立法与司法机制差异的前提下,基于对两国IP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的测算,认为两国IP保护力度大体相当,或许在个别方面(如刑罚力度)美国稍强于中国;美国侧重于司法保护,而中国则是民事、行政和刑事一体保护;中国的行政罚相当于美国的轻罪罚。从国家长远利益和社会稳定考虑,本文主张应尽快建立中国的轻罪体系,通过对…... 小编- 0
- 0
-
新农民阶层与乡村司法理论的反证
作为当前学界主流的乡村司法理论,基于对乡村社会结构内向、封闭的理解,具有明显的地方化特征。然而,新农民阶层的出现及其推动的乡村社会变迁,导致乡村司法理论产生一些悖论性事实。这种变迁和悖论能够从“地位获得理论”与乡村司法运作存在的关联中加以解释。据此,现有的乡村司法理论应当有所修正,使得带有“治理”味道的地方化特征不再那么显著,转而复归到追求普适化的乡村法治化轨道。 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研究,基本建立…... 小编- 47
- 0
-
刑事程序失灵问题的初步研究
刑事程序法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被规避和架空的问题。这种程序失灵的问题已经成为刑事诉讼制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造成刑事程序失灵的原因,主要是法律没有确立有效的程序性制裁和程序性裁判机制,某些法律程序的设计所带来的诉讼成本的投入超出了司法制度的最高承受力,办案人员为避免不利的考核结果而不得不主动规避某些法律程序,一些程序设计因为受到相互冲突的法律传统的影响而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形。不仅如此,现行的刑事司…... 小编- 5
- 0
-
我国公司法上关联交易的皈依及其法律规制——一个利益冲突交易法则的中国版本
我国2005年《公司法》对关联交易作出了规定,但无论是在法律理念上还是在制度构建上均有进一步提升的必要。因为:关联交易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冲突交易,法律对待关联交易的基本态度应当是保持理性的中性立场,衡量关联交易有效性的标准应当是公平标准,包括平衡运用程序公平与实质公平。同时,根据关联交易具体表现形式的不同,对公平审查的侧重也应有所差异。另外,封闭公司的本质特性要求其关联交易同样应当强制披露。 我国2…... 小编- 0
- 0
-
民事程序选择权:法理分析与制度完善
民事程序选择权是从处分权分离出来的一项权利,这一权利的提出,对完善民事诉讼立法,对法院在诉讼中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程序的一般性与当事人需要的特殊性、程序的差异性与利益的可转换性是选择权得以存在的基础。程序性、权利与责任的一致性、有限性是该权利的特点。单方选择与合意选择、明示选择与默示选择、主动选择与被动选择、绝对选择与相对选择是其丰富形态。应通过扩大可选择程序的范…... 小编- 0
- 0
-
知识产权法律构造与移植的文化解释
近代西方的知识产权法律,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作为其人文基础和精神主张。传统文化影响的历史惰性、社会认同法律移植的现实障碍等,对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的本土化产生了消极影响。有必要实现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即以新的法律理念模式和行为模式作为知识产权法律现代化的文化基础。 2003年5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2004—2005年计划和预算草案》中提出,要把创建知识产权文化作为WIPO工…... 小编- 0
- 0
-
中美征收制度重要问题之比较
我国关于征地、征收问题的各种分析和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界定公共利益,二是补偿是否公平,三是程序是否公正。本文就上述三个方面系统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的征地制度,从法和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政府征收权存在的必要性,公共利益的要求及其内涵,以及对征收必须进行以“公平市场价值”为标准的公正补偿。本文认为:第一,“公共利益”应由立法机构来定义;第二,“公平市场价值”是切实可行的、兼顾了公平与效…... 小编- 58
- 0
-
裁量基准的正当性问题研究
现代法治背景下,伴随着行政裁量治理转型而大量涌现的裁量基准,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行政法现象和创新的行政自治制度。考察裁量基准的正当性基础,除了其本身具有限定裁量范围、防止“同案异判”而有损个案正义的内在功能之外,直接源于西方限制性授权理论的发展。裁量基准作为一种解释性行政规则,对下级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存在当然的拘束力,并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力,可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但只要说明正当的理由,仍可以逸脱裁量基准…... 小编- 0
- 0
-
科学发展的公法回应——通过公法均衡化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科学化
公法影响社会发展态势,不仅体现为公法能够通过建构和规范发展关系影响发展模式选择,更在于公法应以理顺公、私益关系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矛盾。要通过在最优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的方式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就必须依靠平衡公法保障社会科学发展,就必须将失衡公法与不科学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改写为平衡公法与科学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当下,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公法的均衡化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 小编- 0
- 0
-
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整体的程序设计——以《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出发点
通过对最近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一个修正案有关内容进行考察,本文围绕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套程序整体设计的构想。这一构想充分地考虑了审判监督程序与信访制度的内在联系,力图把诉讼内的制度设计与诉讼外的相关纠纷解决机制结合起来。在程序设计上高度重视再审启动的不同途径之间、事由和程序之间、以及程序的不同阶段之间的相互协调,并努力整合制度内的各种要素。 在现行立法制订十六年之后,…... 小编-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