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彩云网评:刹住“阳过优先”歪风
后疫情时代,“阳过”不是错误,“没阳”更不是错误,这并不能成为就业歧视的理由。
相关报道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霍弗
近日,网友爆料某些企业在网络上发布工作招聘宣称,“阳过的优先考虑”“阴的不要联系”。这些存在歧视嫌疑的表述,引发网友的热议。
性别歧视、身份歧视、年龄歧视等等,在就业招聘领域形形色色的歧视久已有之。近年,新冠患者歧视在就业招聘中也屡屡出现,而伴随着疫情新形势,就业市场又出现一种反向歧视,让部分未感染者处于“歧视链”上。据报道,北京一餐饮公司日前发布招聘广告称,优先招聘新冠康复者;石家庄一酒店招聘前台人员的招聘信息中写明“会基础电脑操作、阳过的优先考虑”等条件;兰州一餐厅把“阳过或正在阳者优先”写入后厨招聘信息里。
虽然从全国面上来看,这样堂而皇之在招聘信息中写明“阳过优先”不过是极少数,但即使再是个别情况也还是极不好的范例。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三条和就业促进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而在招聘中人为设置无论是“阳过不要”还是“阳过优先”等限制性要求,事实上都是就业招聘中对一部分特定人群区别对待,显然有失公允,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肆意侵害。
尽管相关企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是一个广告,还是要看应聘者是否身体健康,有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但这是不是面对媒体时的托词,人们不得而知。无论如何,将“阳过或正在阳者优先”写入招聘条件,对“阴性”求职者设置了差异化的录用条件,就已经涉嫌就业歧视,属于违法行为。从稳定就业和助力疫情防控新政深入推进实施等各方面来讲,“阳过优先”这股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歪风都不可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刹住。
近期,针对招聘中出现涉嫌歧视的情况,多地出台政策,畅通举报电话、网上留言等意见投诉和结果反馈渠道,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但刹住“阳过优先”歪风,显然不能只靠等着群众举报再核查处理的被动作为。此前,针对新冠感染康复者遭遇就业歧视等一系列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曾发布关于加强行政司法联动保障新冠感染康复者等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的通知。把要求和规定落到实处,关键还是要监管部门主动作为。
后疫情时代,“阳过”不是错误,“没阳”更不是错误。虽然企业需要从自身生存发展考虑,通过设置相应门槛招聘适合自身需要的员工,但这并不能成为就业歧视的理由。企业公平待人、公平择人;劳动者也增强法律意识,勇于对各种就业歧视等行为说“不”;就业监管部门加强全过程就业保障管理,加大主动监管处置力度,多方合力之下方能刹住“阳过优先”歪风。(霍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