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理州狠抓“六大任务”推动河湖长制落实 2021年度省级美丽河湖创建位列全省第一
2022年12月28日下午,记者从大理州全面推行河长制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以来,大理州共创建县级美丽河湖119件、州级美丽河湖89件、省级美丽河湖32件,2021年度省级美丽河湖创建工作位列全省第一。
据介绍,5年来大理州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狠抓“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执法监管”六大任务,推动河湖长制工作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全州河湖保护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环境保障。
2017年4月,大理州在全省率先出台工作方案、拟定工作计划,将8个湖泊、946条河流、681座水库、2195座塘坝、1171条渠道纳入河湖长制范围。同时,建立州、县市、乡镇、村、组五级河(湖)长制体系,设立五级河(湖)长共22123名。三级督察体系、“三维度”考核体系相继建立,协调议事机制、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河长+校长”等机制全面形成。组建河道专管员、保洁员、滩地管理员、田间管水员等队伍,采取“乡镇聘、河长办管理、村监督”的管理模式,实现河道管护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5年来,累计巡河湖117.26万人次,督导整改问题1.5万个。
此外,大理州先后建立洱海流域城乡一体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环湖生态防护体系、清水入湖工程体系,持续强化法治保障建设,先后修订施行《洱海保护管理条例》《洱海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布局污水处理厂19座,铺设污水收集管网4461公里,开发库塘湿地3万亩,完成临湖15米以内1806户7270人的生态搬迁,建成129公里环洱海生态廊道和万亩湖滨生态修复带。2022年1至10月,生态环境部门公布的洱海水质评价结果为“优”。(记者 周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