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改革背景下财产报告信用评价机制探索

原标题:数字化改革背景下财产报告信用评价机制探索

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被执行人的诉讼诚信情况,具有征信评价和财产监管的功能,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财产调查路径之一。但现有财产报告制度的征信评价和财产动态监管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财产调查缺失精准方向,信用惩戒不规范,不利于被执行人有效进行财产报告,制度整体运行效果并不理想等后果。

基于对笔者所在法院财产报告制度运转现状的调研分析,笔者认为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财产报告信用评价机制,以期在重构财产调查制度、量化构建个人破产、分类分级精准适用信用惩戒、分流消化执行案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而形成动态执行模式。

一、当前财产报告制度存在的问题

以笔者所在法院随机选择的近三年结案的600件执行实施案件为样本,笔者从财产报告率、被执行人报告方式、报告内容、报告质量及报告效果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调研情况看,财产报告制度在运行的过程中呈现出被执行人参与度低、报告内容未能呈现财产动态、法院主动监管难、报告内容真伪难辨、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数字化应用程度低等现象。深究财产报告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财产报告制度征信评价机制的缺失。现行财产报告制度缺乏对征信的关注,未能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报告行为进行信用评价和约束,被执行人违法报告成本较低。这可能导致:一是报或不报随意性大,被执行人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可能进行选择性报告,甚至拒绝报告;二是报告不规范化,对概括性报告或者内容不具体、不清晰的瑕疵报告缺失信用约束,导致法院对报告规范化的主动管理难以跟进。

2.财产动态监管机制的缺失。财产具有被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特征,这决定了财产通常处于流转变动中。被执行人的财产也并非处于静止形态,这就要求财产报告制度应符合财产的流转特征,对财产进行动态监管。但现有财产报告制度不具有财产动态监管功能,未能形成一种时刻监管被执行人财产动态的制度。因此,部分被执行人对待财产报告要求态度“任性”,存在虚报瞒报现象,阻碍法院查实其名下的隐匿性财产,造成财产“失联”“断联”现象。

3.双重缺位下的执行困境。一是执行压力未能得到有效缓解。若财产报告制度无法正常发挥其作用,法院便难以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控,只能采用“大海捞针”的方式开展执行工作。二是惩戒手段难以实现。法院既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查控被执行人财产,也要对拒不报告或未如实报告财产的被执行人采取罚款、拘留措施。但在本就存在被执行人查找难、财产查实难、案件执行到位难等问题的前提下,法院针对被执行人的罚款、拘留措施更难以执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执行难度。

二、财产报告制度双重缺位的成因分析

1.信用评价应用不足。实践中忽视了对被执行人财产报告的信用应用场景构建:一是缺少信用评价的量化场景。现有制度未根据财产报告情况对被执行人的征信状况进行分类分级,也未根据被执行人征信类别对其适用分类分级的精准惩戒措施。二是缺少对守信者信用修复的场景应用。整个报告制度仅强调了对被执行人的惩戒,忽视了对守信被执行人的信用修复。

2.财产监管应用空缺。一是财产报告与核实不能同步。由于人案矛盾等原因,法院在及时核实被执行人财产报告的真实性及被执行人隐匿财产、转移财产的情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压力。二是财产变动与动态监管脱节。被执行人的财产实际上处于不断流转变化之中,现有财产报告制度缺乏对被执行人财产的动态监管应用场景,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被执行人不愿或不如实报告财产提供了“可乘之机”。

3.整体执行应用空白。财产报告制度的应用不能局限于财产调查,应当放眼于整个执行流程。但现有财产报告制度未能应用于整个执行流程,在执行案件分流、个人破产程序等方面缺乏应用,也未据此形成一套可操作性的执行应用场景。

三、财产报告信用评价机制构建

在数字化改革的社会大背景下,笔者认为,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多跨协同、数据归集的线上平台,进行线上财产报告,建立集征信评价和财产动态监管功能的财产报告信用评价机制。

1.平台搭建。一是搭建统一平台。建立全国统一的线上财产报告平台,让被执行人能够24小时随时线上报告财产。同时开通债权人及其他社会人员的反映通道,方便他人提供或举报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二是进行报告引导。法院应引导被执行人逐类填报财产,要求被执行人的财产报告内容详细、完整,如不动产坐落地要具体、权利负担情况要明确。同时提示被执行人应如实报告“隐匿性财产”,明确告知其拒绝报告、虚假报告、隐瞒报告等行为的法律后果。

2.功能设置。一是自动归集匹配。将被执行人财产报告自动归集到其所涉执行案件,执行人员进入案件系统即能被提示财产报告情况。二是设置公示和动态更新功能。系统实时智能研判被执行人财产报告的信用状况,形成财产报告信用码并进行公示。信用码随被执行人的财产报告情况和履行情况实时变化,留痕信用评价变化记录,作为财产报告制度的应用证据。

3.数据来源。一是报告数据,其一为被执行人的财产报告,包括补充报告;其二为债权人提供的财产线索;其三为社会人员对被执行人财产信息的举报,包括悬赏、审计形式的“举报”。二是司法数据,即审执系统中被执行人在关联案件中的相关司法数据,主要是涉财产信息的数据。三是多跨数据,涵盖社会各行各业数据,如不动产、车辆、银行、民政、证券、网络资金、网络商业与消费等各类活动轨迹,以及涉当事人的资格权证信息、征信信息和各类处罚信息,并确保各类数据信息实时收集、更新。

4.信用评价与动态监管。以被执行人财产报告为主轴,将前述被执行人财产数据来源中的第二类、第三类,以及第一类中除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外的其他数据,与被执行人财产报告情况进行综合比对、分析,智能研判被执行人财产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被执行人实际财产情况,实时监管被执行人的财产动态。同时,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报告行为进行信用评价,自动生成信用码。信用码可以分为绿、黄、红三种:绿码表示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及时、真实、完整,信用度高;黄码表示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小部分内容不真实或不完整,信用度中等;红码表示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大部分内容不真实或不完整,或者拒绝报告财产,信用度极低。若信用码显示黄色或红色,评价系统将进行智能检测,并提示被执行人的“隐匿性财产”的类别及所在领域。被执行人需按时、如实报告财产,尤其在财产发生变动时及时报告财产变动情况,才能拥有、保持或转变为绿色信用码。

5.权利救济。若当事人对财产报告信用评价系统显示的信用码颜色或者对法院据此采取的执行措施有异议,应畅通其权利救济渠道。当事人可在一定期限内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异议申请,提交相关证据材料。执行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采取听证方式,保障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

四、财产报告信用评价机制的应用场景

1.重构财产报告制度。财产报告信用评价机制巩固信息化与执行联动成果,构建起以被执行人报告为轴线、申请执行人参与和执行法院调查审核为两翼、法律制裁为后盾的执行财产调查制度,归正被执行人财产报告的主轴功能,科学地分配了当事人的责任,合理配置社会司法资源,通过数字化执行,倒逼被执行人主动如实报告财产。财产报告信用评价系统自动检测被执行人的“隐匿性财产”信息,执行精准高效,能够提高债权人对财产调查的信任度,亦能缓解执行法院在财产调查方面承受的执行破难之重。

2.量化构建个人破产。财产报告信用评价机制恰好给予个人破产量化应用的可能性。被执行人按要求进行线上报告财产,法院实时监管其财产动态,全程量化掌握其财产报告信用状况,当被执行人的信用码显示为绿色且确无清偿能力,便可以即时将执行系统中的案件转入破产程序。

3.分类分级精准适用惩戒。若信用码为绿色,说明被执行人信用度好但履行能力差,可暂不对其采取纳入失信名单等措施;若信用码为黄色,说明被执行人报告不实,可对其采取纳入失信名单、拘留等措施;若信用码为红色,显示有“隐匿性财产”信息,经进一步核查属实,构成拒执犯罪的,则应移送公安机关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

4.执行案件分流消化。对评价系统反馈被执行人信用码为绿色的案件,可根据案件所处的不同诉讼阶段进行层层分流消化。在诉讼立案审查阶段,若系统自动研判被告为有执行案件但无财产的,则可直接引导分流至破产清算程序,无需进入诉讼程序;在执行立案环节,可将符合破产条件的案件及时引流至破产程序,无需进入执行系统;在执行系统中的案件,暂时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发现的财产暂时不能处置的,则可尽早将案件流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或引入破产程序。这样,法院可将司法资源集中于信用码为黄、红色的被执行人,显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执行案件,强力打击拒执行为,加快财产控制和变现,提升执行质效。

(作者单位:浙江省三门县人民法院)(沈菲菲 上官芳芳)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法律风云榜

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陕西高院为“执转破”工作再添制度支撑

2022-5-18 7:33:00

法律风云榜

景洪市推进创文工作

2022-5-18 15:05:00

重要声明

本站资源大多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419109831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审核删除。站内资源为网友个人学习或测试研究使用,未经原版权作者许可,禁止用于任何商业途径!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


本站没有付费才可观看的文章,如有付费内容请勿相信,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全站大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整理”。如有相关专业问题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本站严禁发布违法违规,,色情低俗,暴力等内容。共同创造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如有发现违法行为将依法向国家机关提供相应证据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www.baihuhao.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0618.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baihuhao.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