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约谋求再次扩张充分暴露霸权本质
□ 际文
当地时间12日上午,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和总理桑娜·马林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宣布支持芬兰申请加入北约。俄卫星社说,芬兰和另一北欧国家瑞典预计将在6月北约峰会上正式递交入约申请。随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12日表示,芬兰加入北约将“顺利而迅速”。
对于芬兰政府的声明,克里姆林宫迅速作出反应。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被问及莫斯科可能如何具体回应芬兰申请加入北约的行动时说,“如果你还记得,俄罗斯总统和总司令曾积极指示,要制定一系列措施,在有关北约加强其东翼的问题上,加强我们(俄罗斯)的西翼。北约正朝着我们的方向前进。当然,所有这些都将成为进行特别分析和制定必要措施的因素,以平衡局势,确保我们的安全。”
今年4月,桑娜·马林表示,考虑到俄乌冲突后,芬兰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该国正考虑加入北约事宜。除芬兰外,瑞典也作出类似表态,该国首相安德松表态称,瑞典不排除加入北约的可能。对于两国的表态,北约和美国、德国等国均极力拉拢。斯托尔滕贝格5日接受瑞典电视台专访时说,若瑞典申请加入,北约将在瑞典入约等待期内向波罗的海地区派遣更多军队。
对于两国的表态,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早就发出警告,表示若芬兰及瑞典加入北约成为现实,那么未来再谈论波罗的海无核化地位将变得不再现实。这将使北欧从一个坚持军事不结盟的和平地带变成一个潜在的战区,瑞典与芬兰也将失去过去的独特地位,陷入危险之中。
然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无视俄罗斯政府的警告,使用各种方式刺激芬兰与瑞典加入北约。冷战结束三十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美国第一”“西方至上”为利益导向,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掀起冲突和战争的波澜,让动荡与不安始终困扰着国际社会。正如西班牙《起义报》日前指出,“北约永不满足的目标,是所有这些冲突的根源和癌细胞”。
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难辞其咎。20世纪90年代初,时任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向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诺“北约将不会向东扩张哪怕是一英寸”。然而此后,美国主导的北约背信弃义五次东扩,北约成员国从16个增至30个,向东推进1000多公里,直抵俄罗斯边境。乌克兰危机给世界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深重影响。但北约依然固守冷战思维,拱火浇油,制造分裂对抗。
北约虽然自称是防御性组织,但事实上却多次违背国际法,肆意对主权国家发动战争,破坏世界与地区和平,导致大量无辜平民丧生、流离失所,欧洲大陆重燃战火,其背后所揭示出的是北约充斥“冷战思维”的霸权工具定位。从波黑到科索沃、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再到利比亚……这些都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手策划的战争,展现了北约滥用反恐、人权等借口穷兵黩武、从中渔利的嗜血本质。如果说渲染所谓“威胁”是为北约的存在捏造借口的话,这些战争罪行则凸显了北约维护美国自身一己私利的霸权目标,从而更为本质地揭露出北约所维护的安全其实仅仅是美国自身的所谓“安全”,以及北约为了满足美国私利可以随时牺牲任何一方安全的本性。
北约在冷战后一再东扩,把俄罗斯一步步逼向墙角,不仅没有让欧洲更安全,反而埋下冲突的种子。北约若再次扩张,将芬兰与瑞典这两个原本中立、长期奉行军事不结盟政策的北欧国家纳入其军事同盟体系,无疑将加剧与俄罗斯的对立,导致波罗的海地区乃至整个欧洲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际文)